日历

2009年8月16日星期日

个案分析

日期: 2009年4月13日。

个案背景: 大专学生,男性,成绩欠佳。

事发经过: 和女友吵架,因无力阻止她,激发内心潜伏的痛处,以及合并近日来案主压抑至潜意识的压力,而崩溃哭泣。

个案现况:

家庭经济欠佳,前景未明,以致案主的学费,须女友资助。父亲外遇,让案主心中的父亲形象破灭;并且父亲及弟弟离家工作,母亲与妹妹待在家中,其弟言语间叮嘱案主多回家陪伴母亲,让案主的内心颇为焦虑不安。同时也担心若是回家,女友会觉得不适,因此感觉内心拉扯。案主居住之环境中,与室友不合,尤甚是女友与室友之间更多冲突。女友因案主对待室友之态度温和,而迁怒案主。然而案主虽不悦室友,但认为无需为室友生气而伤害身体,而选择无视之。

个案自白:

案主透露,哭泣是示弱的表现,是无力反抗/压抑对内心压力的表征。在面对压力的焦虑,案主采用的防卫机制为压抑。其超我会压抑他的情绪起伏过大,并且也会保护案主心潜伏的问题,不让他人触及和伤害。案主相信他的内心藏有无法控制之恶魔,一旦触及,则会反噬案主的意志,以致他做出无法自我控制的事情。案主也担心其内心的恶魔,会危害到他建立的自我形象。案主的自卑情结,害怕发觉真实我可能是不堪入目的,会毁坏自我的稳定。因为自我的目向只是关注理想我,而会压抑现实我的举动。

案主表示他在面临压力时,若是无法向外发泄,则就会向内靠涌。案主在面对压力时,会以对他人动怒的方式宣泄,但压力过大,会让案主无法妥善宣泄。案主之超我会压抑他不能发脾气,否则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案主指他的心中有名小孩,是童年的阴影潜伏。案主童年顽皮,喜好出去玩,不甘安静。然而周围的大人则多数是权威型成人,与案主的沟通模式,则是以责备管教为主。因而导致案主内心害怕遇到他人生气,他的反应措施,是彷徨无助,是卑微畏缩。因而在面对女友的生气,因为潜意识的胆卻,利用沉默为防卫机制。然而女友因案主的沉默而备觉气愤,因此说了些气话。案主听见女友一再贬低案主,逐渐打击案主的自信心及防卫。

案主的焦虑张力大,因生活当中有些事情互相牵扯,以致案主的心力耗损。家庭的潜在压力,女友的负面情绪转移,以及自身超我对其的要求,令案主在处理压力时变得脆弱。

案主一再强调,其害怕情绪失控。


个案追踪:8月16日

案主表示近来的情况渐佳,虽然经济负担依然沉重,但居住环境的困扰已经减轻,至少让他可以专注在处理自己能够处理的事情,不会重演之前的情绪崩溃。然而案主本身的压力管理欠佳,时间规划不完善,无法面对高强度的课业及生活压力。因此案主必须继续追踪及做自我调适。


建议:

案主的性格内向,思想消极,改善的积极动力不够,经常会被环境所影响。应当采用现实主义或行为主义的治疗方式来对症下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可尝试引导案主觉察自身真正的欲望或需求,不要把焦点锁定在过去的事情,而是做好详细的规划,协助案主从小处着手,逐渐建立自信心和执行力,并且把注意力放在生活改善上,可以提高案主自身的自我价值以及抗压能力。又或是尝试教导案主学习渐进式放松法,让他可以在面对压力情境下,学习自我放松。并且利用操作制约加强案主对改变自身消极行为的原动力,以借由行为上的改善来强化案主本身在处理自身问题上的自我效能及掌控力。

备注:案主本身的执行力较低,不适合使用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的顿悟疗法,成效不大。

没有评论:

Blog Ping